悬铃木方翅网蝽
形态特征
悬铃木方翅网蝽属半翅目、网蝽科、网蝽属。成虫体长3—4毫米,虫体乳白色,在两翅基部隆起处的后方有褐色斑,头兜发达,盔状,前翅显著超过腹部末端,静止时前翅近长方形,足细长。若虫无翅,看起来黑褐色,共5龄。
发生危害
方翅网蝽在我省1年发生4—5代,以成虫在树皮下及裂缝中越冬。成虫寿命大约1个月,繁殖量大,每头雌虫产卵200—300粒,产卵于叶背叶脉处。该虫个体发育受温度影响明显,在18℃时卵和若虫的发育需要54天,在33℃时仅需18天。一般完成1个世代大约30天左右,由于发生代数多,世代重叠严重。持续高温干旱的天气有利于方翅网蝽的繁殖危害。
方翅网蝽以成虫、若虫在法桐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,叶背并有黑褐色黏液斑点,危害严重时叶片正面先表现苍白,然后整叶枯黄,严重影响景观效果,甚至造成叶片早落,导致树势衰弱。种群数量过大时,可成群侵入办公、居住场所,干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。
悬铃木方翅网蝽是危害悬铃木(法桐)的重要害虫,该虫原产北美,2006年传入我国,随后迅速传播蔓延,2007年3月被国家林业局公布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。该虫可借风或成虫飞翔作近距离传播,也可随苗木运输作远距离传播。今年该虫在我市城区东风东路、东方红东路、晶华大道、广川大道、湖滨大道、新河路等主干道的法桐上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危害。
防治方法
各养护单位要立即对悬铃木方翅网蝽发生情况进行全面普查,并根据监测调查结果,及时用内吸性药剂进行防治。
1、可用10%吡虫啉1500—2000倍液、或5.7%甲维盐3000—4000倍液、或5%啶虫脒2000倍液、或40%氧乐果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。每隔7—10天喷一次,连喷2—3次。由于该虫在叶片背面危害,以穿透式喷药为主,自下而上穿透树冠,要喷严喷透。
2、秋季刮除疏松树皮层并及时收集销毁落地虫叶可减少越冬虫的数量。

叶片正面危害状 成虫(白色)和若虫(黑色)

东风东路法桐受害 东风东路法桐受害